[ 流浪東京 ] ICC Intercommunication center II (10/1更新)


這個展是獨自在ICC的一間展覽室中,由東京藝術大學大學院(相當於台灣的研究所)影像研究科中,佐藤雅彥研究室和桐山孝司研究室一起舉辦,共展出七件作品。主題「君の身体を変換してみよ」是針對人的身體及各種感官作為出發點,希望大家可以透過作品注意到自己局部感官對於外在的反應。艾登涵非常非常喜歡這個展覽,幾乎是每件作品都非常吸引人參與。尤其親自經歷過每件作品之後再回來閱讀說明簡介,發現我的感受都能夠符合創作者想表達的概念,這點是我覺得可以充分說明創作者有去仔細思考一般人的思微,以及如何透過作品和參予者做成功的溝通。



其中我最喜歡這件作品《計算の庭》(Arithmetik Garden)。計算之庭是我玩了兩次的作品,哈哈!!因為真的太好玩。首先你先選擇一個數子牌(上面有RFID標籤)進入計算之庭,庭中有很多道門,分別代表著不同的運算數字,如乘3、減4等,你必須帶著你身上的數字透過運算(經過每道門)總和成為73才可以走出計算之庭,當然當你運算到頭昏腦脹,不知所措的時候,一旁有準備一台機器,將你身上的牌子放上感應,就會顯現目前運算的式子與總和。當你順利完成任務的時候 ,還有一台機器會列印出你的運算式子以及所花費的時間。艾登涵總共完了兩次,一次選簡單的數字,一次是選難的,結果時間竟然花得一模一樣呢~


10/1更新

昨天孟陽學長介紹一篇paper《How Bodies Matter》,主要是作者引用一位社會學家的話「身體是我們獲取知識的工具」,認為互動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的動作,所以設計互動應該要先了解人的動作。其之後的動作分析非常的細,主要有五大類:thinkign through doing, perfomance, visibility, risk, thick practice,其每大項又分了數小項。其中大家較為討論的是action-centered skills和motor memory這兩點。其實蠻有趣的是當孟陽學長報告到延伸感官的互動方式,就讓我想起這個展覽,而其一作品《21世紀如意棒》就有點像學長舉的拿竹竿戳人的例子,這作品互動方式是參觀者任意選一根棒子,放入設計過的箱子中,依據你放入的深度,螢幕上不同形狀位置的洞就會顯示相對應的位置,有如你手中的棒子可以穿入電腦世界一樣。

關於提到action-centered skills部分,期時計算之庭似乎有稍稍的放入這部份。如第一段所述,他其實可以讓使用者選擇難和簡單的進入門檻,艾登涵在玩的時候也有發現這對於小朋友來說可能算難,一個小男孩就在−4那裡繞呀繞的,而一個看似大學生的男生就似乎在腦中計算好似的沒多久就解答成功,也或許因為這樣我也才那麼喜歡這件作品,另外也還有延伸其他感官如視覺和觸覺的有趣作品。雖然聽學長報告才只有介紹前面幾種動作分類,但似乎也讓我們思考到互動中人的動作或是行為其實背後學問大有來頭,有些是容易察覺的,有些是較隱藏或少發覺的,而設計者或許可以從生活中我們較少注意到的層面去做思考與創意發想。

延伸閱讀:君の身体を変換してみよ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儀式ritual

[找尋城市中的地方 City,my place] Chapter 5. 變動的城市意象

這城市中的等待—影像作品展(5/2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