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的台北學 ?

從都市學我們可以利用都市意象元素,空間類型;從生態學可以從植物種類的變化了解環境與氣候的樣貌;從產業特色可以推論出當地歷史脈絡與環境特色;從生物學了解人對於空間認識的process;從文學可以讀書都市背後的故事與生活型態.
那麼從互動呢?我們是不是可以從互動來了解台北?或是從互動來認識什麼是台北人?當然我們不是要把"互動"變成一個學派,而是把互動當作一個認識城市的新元素.試想互動的台北學或許可以像台灣互動界暑假最夯的夜市工作坊,把"夜市"這個獨特文化元素加入;或互動背後的概念可以考慮到過馬路的型態,等公車的型態,吃飯速度的習慣等等.艾登涵也只是提出一個想法,丟出一個思考,並整理自己所看的加總,並不是有一個絕對的答案.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