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後的空白

我們和許多人擁抱,揮手分離,那人可能離開了這個地方,這座城市……
也可能只是離開了你。然而與一個地方的告別,是我們決定了別離(像是我常常夢見自己偷偷潛入搬離已久的舊家)。即使過了好長一段時間,想念它時還可依著地址與模糊的記憶回到原處,情怯地站在它身旁遠處的巷弄中,保持一段這十年不見地距離彼此看著。但有時,與這地方的告別式如生死離別那般的自此蒸發不見。它將在此完整消失,地址變成查無此人的退件。
那麼,又該如何和一個展覽告別?
每個展覽都是作品,與空間、溫度、光線與每位來過的觀者,一起在某段時間中凝聚沉澱下。或許,只有能回憶起的感動就夠了。
"So when I shoot a film, I always search for a way to touch other people.
Of course, you have to be able to touch yourself first"《光影詩人》—李屏賓
註. 很高興《這城市中的等待》其中有七件作品將於六月份二次展出,電話中的那幾句話給予我莫大的鼓勵與感動。春天,真的是要不束縛地開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