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密碼_攝影邀請與徵件展




城市密碼_攝影邀請與徵件展

策展人:蔡文祥
展出藝術家:楊文卿、黃文勇、許維慎、胡若涵、邱國俊、朱盈樺、江思賢、王志偉、林為紳(渼岱誌)
展出日期:6月26日至8月28日
展出地點:台灣攝影博物館預備館 台北市中華路一段91巷17號1樓(中國文化大學大新館斜對面巷子)


策展論述 
文/蔡文祥

「歷史上的每一時期都有自己的藝術表現形式,反映了當時的政治氣氛,文藝思潮和時代的美感情趣。」擁有博士學位的女攝影家吉澤爾˙佛倫德(Gisele Freund)在她的著作,藝術與社會(Photography & Society)開宗明義這樣寫著。處於當今數位影像風潮中,要捕捉時代變化樣貌或反映時代精神,攝影無疑就是最佳的藝術表現工具。人類自從有了攝影以後,整個歷史就以一種比較親近與寫實的方式一頁一頁地被揭開,攝影成為一項可以令人容易又可主動介入觀察世界、見證社會發展與自我意識的最佳表現形式。本策展希望從匆忙、夢想、緊張、破碎城市的生活面貌,發掘台灣攝影家與攝影愛好者豐富的表現力及視覺手段的可能性,確認攝影在都市生活中的角色與地位,同時也提供一個可討論的平台,探討攝影家自身在都市中的地位與身份,最直接看影像呈現對城市面貌的反映與對都會生活空間的描繪和敘事,並且希望在充滿緊湊與戲劇性的都市快速變化中讓攝影獲得一種意義上真正存在的價值。

城市,在19世紀工業革命後獲得快速的發展,不僅是人類富足的標誌,更是文明的象徵、資本集中與物質慾望的聚集地,也是一個令現代人情感上、生理上既陌生又熟悉的空間。有時候我們身在城市裡卻刻意又與城市保持距離,生存在城市裡總是想抽身遠離但又無法阻擋心靈上對城市的割捨和依賴,猶如情感上若即若離或愛與恨的矛盾場域。百年來我們對城市感受如此反覆不定且始終無法描繪她真正的面貌,幸好攝影術的發明讓我們得以在視覺上用最接近她的方式,來看待城市文化與人類文明生活的主體形式和自身價值。

而今,攝影已成為我們身體一部份,並且與個體意識緊密的結合無法分離,我們很難忽略攝影的存在、存在於在生活中每一角落。它的獨特之處就是它能被社會各階層的人們所接受,我們不僅可以從勞力階層、資本階層、年少族群甚至到銀髮族,看到整個社會幾乎在窺視彼此的生活與行徑,不管是認識與不認識。因此我們可以說攝影最大的政治意義就在於它能被接受的普遍感染力,透過相機上簡單的快門按鈕,潛伏人內在的權力慾望輕易地在快門聲響中而得到滿足。不同的社會階級都能透過攝影的影響力與逼真的寫實功能來進行事件的解釋的權力。彼此用不同的影像表現都市生活的秘密,揭開都市生活的謎底。因為攝影作為一種新時代語言表現形式,其重要性並不在於它具有多大發展的潛力,而在於它能透過影像形成一種看法,影響我們的肢體以及解釋個體或社會存在的能力。

每一個城市都是獨立社會的縮小縮影,所有看得見、看不見的七情六慾、良善邪惡、正直欺瞞、男男女女等,都存在一個特定的範圍的界限,不論晝與夜,都在不同的區域空間內上演著人生不同的戲碼,生命時而嫵媚、時而魅惑,人的慾望與生命流動於其間,充滿了物的招換與情感的誘惑。每個人在城市內就像CPU內的電路板,不同零件連接不同的功能埠,晶體內部密碼運作就是我們生存社會內個體不斷地流動與成長,相互影響與互動,攝影家則透過攝影發現了都市內部許多只有攝影才能發現的特點。城市,做為一個人慾望寄生的宿主,提供慾望宣洩的管道與生命價值存在的意義,不管這慾望與價值是身體上、心靈上、理智上,都會在我們社會上某些角落發生著,我們都用攝影期待夢想的實現和欲望的滿足同時也共同編造一種種說法、一則則寓言或故事。攝影,無疑是這些城市密碼與慾望流通的最佳解碼工具。(以上資料源自 台灣攝影博物館預備館)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儀式ritual

這城市中的等待—影像作品展(5/25-6/1)

<台北學>Developing Creativity,Creative Development by 劉維公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