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Context Message" 後續



書讀煩了就上網看些關於互動的部落格或文章,連來連去,台灣互動圈真是緊緊相連,無意間連到What the Video can be !?部落格看到他對Interaction Jam! Workshop 的心得.謝謝作者提到我們這組的作品,更是大感謝還放了相關延伸link - Aram Bartholl的作品.很多對互動眼界很廣的人,看到我們的idea第一眼都會想到這位藝術家的作品,因為工作坊當下艾登涵腦袋空空沒能連上腦袋中的資料庫和手中的youtube,因此現在再看到,就會再仔細思考,反問自己的想法重點與出發點是和Aram Bartholl的作品相同嗎?!我想我們idea的出發點是在於融合獨立空間的邊界,試圖在空間中建立一個非即時性的個人發聲,並且試圖將這個情景以漫畫comic做為一個譬喻,將一個又一個的故事交合在一起.當然我們的idea還有很多更須改進的地方ex.如動作部分.開心可以聽到任何對於自己想法的建議和討論,才能把思考拉大,想到更多更多.

延伸閱讀:
Aram Bartholl
Chat http://www.datenform.de/chateng.html
Speech Bubble http://www.datenform.de/speechbubbleeng.html
What the Video can be !? http://blog.yam.com/wvcb
about "Context Message" http://edonhan.blogspot.com/2008/11/interaction-jam-design-workshop.html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儀式ritual

[找尋城市中的地方 City,my place] Chapter 5. 變動的城市意象

這城市中的等待—影像作品展(5/25-6/1)